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傳媒修改記憶

「玉婆」離去了,翻看本地報紙,幾乎一致說她的代表作是《埃及妖后》,吓!是我記錯還是我搞錯,這部電影是雷聲大雨點小之作,最記得家父說過:「當年《埃及妖后》累到電影公司幾乎倒閉呀!」
幸好,今天看陶傑的專欄,看法與在下一樣,他寫道;「最著名的《埃及妖后》其實是一齣極爛的產品……」實在深得我心。問題是,何以記者會這樣寫,大概是記者只聽過「玉婆」這齣電影,也懶得求證,便人云亦云說,把「最出名的作品」當作其代表作吧。
其實這種修改記憶的情況,近年愈見普遍,大概是年輕一代記者見識少,又不肯做功課之故吧。例如某雜誌做了一個紀念90年代樂壇的專輯,排第一的自然是「四大天王」,第二竟然是周慧敏,第三才輪到天后王菲和鄭秀文,唔係下話,咁都得,王菲跟周慧敏不但不在同一層次,根本就是相差兩三班(至少在樂壇如是,不計Yes Card銷售指數),並排也錯得交關,更何況要王屈居周之後?記者會這樣寫,一是記者乃周的超級粉絲,盲目到不理事實,一是記者根本懶得查資料,自己覺得勁就勁。
還有還有,一兩年前劉錫明回港接受訪問,講到自己幾乎可接近「四大天王」的位置,而記者竟然照單全收,拜託,劉一度頗紅,但離很紅還有一大段路,更別說追近「四大天王」,別講到敗走香港就是單單因為被雜誌寫衰!
記者們,這些所謂「歷史」,近則十幾年前,遠也不過幾十年,要找資料不是很難吧?請別修改記憶!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精神分裂的壹傳媒

最近林沛理的一篇文章《蘋果軟銷反智的野蠻》,的確發人深省,也令小弟這位壹傳媒長期讀者反思。
有時看《蘋果日報》和壹傳媒的其他刊物,真的有點精神分裂的感覺,看其專欄,無論利世民、左丁山、楊懷康,還有相對較溫和的盧峯和蔡東豪,都反對過分的民粹主義,都反對福利主義。
但是該傳媒的報道,卻是另一回事,反政府的總是有理,阻街抗議的必定是對,所以財爺不派錢要鬧,財爺派錢也要鬧,而是愈是激進愈是有理,所以民建聯當然是「奸」,民主黨又不及公民黨和社民連(即使後兩者的「左傾思想」如最低工資或反壟斷的立場與壹傳媒的專欄剛好相反),有時甚至簡化成支持菜園邨的就是好人,撐高鐵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反對領匯的就是有良心,支持的就是只顧自己利益的自私鬼……
但若說壹傳媒就像村上春樹所說那樣:「若要在高聳的堅牆與以卵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永遠會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是的。不管那高牆多麼的正當,那雞蛋多麼的咎由自取,我總是會站在雞蛋那一邊。」但一揭到娛樂版,壹傳媒又是另一番表現,就像TVB與四大(現五大)之爭,財雄勢大,而且壟斷電子傳媒的TVB,當然是高牆吧,甚至可稱為之本港的「文化霸權」,而力爭歌手自由的四大,也當得起以卵擊石的雞蛋吧,但壹傳媒的報道卻是集中在沒有TVB支持下,四大歌手如何「折墮」,潛台詞不就是「TVB都夠膽得罪,自己攞嚟衰啦。」對TVB小圈子頒獎禮的重視,更像是TVB這堵高牆的代言人!
至於一些未能上位的藝人,更慘成譏諷挖苦的對象,但又抱持雙重標準,富人包二奶是叫二房三房四房的齊人,奀星花心就是賤男,充滿了「見高拜見低踩」的意味。
正如林沛理所說:「《蘋果》是一份徹頭徹尾為普通人辦的報紙(a newspaper for the common man),它一開始就選擇了站在老百姓和小市民的一邊,但同時它又明目張膽、幾乎不能自制地貶低這些老百姓和小市民,假設他們都是愚蠢、勢利、拜金主義、自私的、膚淺和貪婪;並根據這些假設制定報紙的編輯方向和內容組合,以及界定新聞的和報道的角度。結果,《蘋果》一方面恭維讀者,將他們的人民力量釋放出來,使他們夠膽挑戰權勢和向政府說「不」﹔另一方面卻傲慢地對待它的讀者,侮辱他們的智慧,「軟銷」反智,日復一日地削弱讀者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說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