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不應民選

明天便是無記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不知何時開始,這項自家人關埋門「自我感覺良好」的頒獎禮,竟變成了全城盛事。
經過多年來電視頒獎禮和十大勁歌金曲賽果飽受批評,加上無記的「專業評審」備受質疑,經常予人造馬和益自己人的感覺,今年無記「撥亂反正」,先把電視頒獎改為全民投票,據說明年的音樂頒獎禮也會作出類似的改革。
然而,全民投票真的好嗎?
好!假如跟先前連評審是誰也不知的所謂「專業評審」相比,全民投票當然好得多,但問題是,在電視、音樂等算是專業的項目,民眾真的有足夠能力去評定好壞嗎?請別忘記,這次選的可是最佳,而不是最受歡迎啊。
首先,全民投票的結果,不難出現粉絲愈多愈有利,又或是人為催票的情況(如今好像已出現這種情況),在現有的制度下,這種方法並不犯規,但在盲目的投票下,得主真的是眾望所歸嗎?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從蘇基的設定看無記的保守立場

最近有調查顯示,從1976年至今,出現男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或變性人的TVB劇集中,涉及恐同情節的均高達7成,而且當中涉及兇殺案的竟佔3成,同志在劇中擔當殺人、被殺或嫌犯等帶有罪惡的角色。較為正面、公允地描述同志的劇集只有寥寥數部,當中被選為「同志友善」的劇集第一位,是剛剛播完不久的《巴不得媽媽》,劇中古明華扮演的蘇基一角,的確甚討好。
但問題是,TVB硬是不敢讓蘇基變真「基」,整個蘇基的設計,活脫脫就是一名同志,但大概編劇怕得罪師奶,硬是說蘇基只是乸型,其實喜歡女性,這正好反映無記的立場有多保守。劇中經常叫大家不要戴有色眼鏡看人,但真正戴有色眼鏡的,根本就是劇集的製作人。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有資助又如何

今天行經九龍公園,看到有路牌指示前往漫畫星光大道,老實說,對這類人工景點,真的是零興趣,但轉念一想,這條所謂漫畫星光大道開幕也有一段時間了,打從一開始,便沒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相信對香港漫畫業的幫助也不會太大,換言之,政府的資助又倒了入大海了。
同一天上網,香港足球隊僅勝關島,對!是關島!而香港的世界排名又跌至新低,比馬爾代夫還要低。我們政府花了不知多少錢的鳳凰計劃,究竟有甚麼成效,我只知道,短短一年,我們的足總請了兩個CEO,還有兩名總教練了,但香港排名反而每況愈下。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赫遜河兩岸

古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是籃網球等了足足三十多年,還輪不到河西,於是決定遷到河東去了。於是今屆NBA,多了一隊布魯克林籃網隊。
想了解籃網隊與紐約尼克隊的恩怨情仇,先要打開一張紐約市地圖,修長的小島曼哈頓(Manhattan),被兩條河所夾攻,東邊的是東河(East River),西邊的是赫遜河(Hudson River),東河以東就是皇后區和布魯克林區,一直往東走走走,就到達長島,也到達大西洋海岸了,而赫遜河以西,就是新澤西州(New Jersey)。商業區集中在曼哈頓,四周就是住宅區,不少人白天在曼哈頓上班,晚上才回皇后區(Queens)、新澤西,整個紐約,圍繞著曼哈頓運轉,曼哈頓就是大紐約區的太陽。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書店有售與專欄介紹



書展之後,我的新作《跟着奧運學通識》卻久久不見在書店有售,實在有點心灰。
直至上周,亦即奧運的尾聲,終於在多家書店看到了,總算放下心頭大石,也希望讀者會喜歡,在某間書店, 我的新作還放在蔡瀾的作品旁,實在與有榮焉。今屆奧運,例如假波事件,例如金牌之爭,都跟通識有關,正好回應了我的新作,希望大家在看過奧運,關心完心儀選手能否獲得金牌之後,也可以多加思考。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由《回到三國》和《造王者》看無記編劇的歷史常識

奧運過後,終於可以寫一下其他事情。
近期無記先後播出兩齣古裝劇,一齣是已經大結局的《回到三國》,一齣是剛剛播出的《造王者》,不約而同(或無可避免地)有些錯漏。
首先,先不論《回到三國》橋段似《尋秦記》,也不理馬國明演技如何浮誇,連三十來歲的男主角竟然無厘頭愛唱《You are alwasys on my mind》我也可以勉強接受,但本劇根本連劇名也不通呀,男主角回到的那個時代,還有曹操,還有關公,還有周瑜,顯然不是三國時期,而是漢末呀!小說《三國演義》雖也有這一段,但故事延續至三國歸晉,自然沒問題,但《回到三國》卻沒有寫到三國時期喎,顯然名不正言不順。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奧運系列九:不思考 大球不會有突破

奧運臨近尾聲,一個美國人並不在意但中國人卻非常關注的話題又再搬上枱面,就是金牌榜之爭。
結果,領先了大半個賽程的中國,最後還是不及美國,無論獎牌及金牌樓量皆稍遜。美國得以在這場「競賽」中勝出,除因游泳田徑繼續保持水準(合共25面金牌,比俄羅斯的金牌總數還要多),更因為美國在大球表現出色,在男籃、女籃、女足及女子水球拿金,女排拿銀,嚇死人!反觀中國,在小球盡攬乒羽金牌的同時,在大球竟是一面獎牌也沒有。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奧運系列八 :叫劉翔太沉重

 
別國的運動員失掉奪金機會,只會面露惋惜之情,又或欣然接受,期待下屆能得以改善,最多也只是自責一番而已。
惟獨是中國運動員失金,不但要自我檢討,還要向全國人民道歉,彷彿拿不到金牌是一項罪名。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奧運系列七:再談羽毛球假波事件

 
奧運羽毛球假球事件,大陸反應迅速,沒有上訴,還找來選手及教練道歉,實在值得一讚,也是快速「止蝕」的示範。不過,網上不少人還是認為運動員「策略性」地輸波,是合法的,是西方人妒忌中國羽毛球手表現出色而已。

第一,被取消資格的球員坦承「沒有盡力」,但問題是,她們不止「沒有盡力」,而是「故意輸球」呀!有人說不少足球隊都試過「留力」、「走線」等,例如本屆奧運的日本女足,但他們只是沒派強陣,或沒有博盡而已,卻不是故意射入自己龍門呀!兩者的差別,難得大家不明白嗎?情況就如某場波勝負已定,高比拜恩或勒邦占士當然可以換下場,讓後備上陣,又或是選擇射外圍,減少切入,但不會自行射入自己的籃內吧?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奧運系列六:為一面獎牌 失掉國家形象

在小弟的新作《跟着奧運學通識》中,早已提到中國舉國體制的特點,就是「視金如命」和威權主義,早前看到大陸官網有些文章為爭金熱降溫,我還天真地以為中國體育官員總算有了改善,豈料言猶在耳,不久便發生羽毛球女雙故意輸球的醜聞。
中國運動員「讓球」、「默契球」、「戰術性輸球」已是公開的秘密,即使不計收錢打假波的足球,在乒乓球、羽毛球甚至排球,都試過為「國家利益」而要求運動員故意輸球,只是國際聯會總是當鴕鳥,不去加以制約,以致變本加厲,其至成功「出口」,其他國家也紛紛倣効,終於搞出大頭佛。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奧運系列五:機械人與棋子

奧運開始了幾天,中國隊成績不俗,但卻發生了幾件事。
其一,女子四百米混合泳金牌得主葉詩文,在賽後的記者會上,無論記者提出甚麼問題,她的回答始終都只有一句話:「很激動、很興奮、訓練很苦。」讓不滿的記者當場提問:「你是只會訓練、比賽和拿牌的機器人嗎?」
其二,中國游泳女將陸瀅在摘下女子100米蝶式銀牌後,訴苦道:「在中國大陸,我們習慣唸書、唸書、練習、練習然後休息。」但是她卻覺得那樣非常侷限,沒有足夠的機會讓選手在運動以外的領域開心生活。反而在2008年前往澳洲受訓,讓她的思想與視野開闊,她說:「在澳洲我曾經受邀和隊友一起烤肉,這種事絕不可能發生在中國。」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奧運系列四:風度

倫敦奧運開始了,開幕禮評語不俗,聖火點燃儀式也有心思,當然有人會認為不夠上屆李寧飛天「爆」吧,其實這只是各花入各眼的問題,論派場,當然是北京勝,但倫敦開幕式還是展現了本身的歷史文化,加上點點幽默,多觀性頗高。最難得是上屆負責開幕式的相關人士,也大方地稱讚倫敦開幕式,展現了中國人的風度。
其實總覺得近年內地心態變了,或許源於自信,或許見識多了,不再那麼井底之蛙,人民網便有文章指出,中國不能只顧計算獎牌,並認為無論金牌多少,中國整體實力還是不及美國,因為中國在較重要的田徑、游泳和大球都比美國遜色得多,這顯然比往日不斷強調中國運動員多厲害謙虛得多,而觀乎首天的電視旁述,也不再像以往那樣盲目「愛國」,但願繼續下去吧。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奧運系列三:由搞錯國旗說起

說奧運不涉政治,也不知是天真還是儍,果不然,奧運未開始,便發生兩件與國旗有關的政治事件,一是女子足球賽,大會在北韓出賽時錯掛南韓國旗,導致北韓幾乎罷賽,一是倫敦街頭「不小心」掛起了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中方自然大力抗議,有關方面才急急改掛中華台北奧委會旗。
有人認為奧委會這樣也會搞錯,實在離譜。但想深一層,世界各國關係如此複雜,國旗如此多,有些變來變去,有些又十分相似,正如香港人也很容易搞錯荷蘭國旗和法國國旗,一時搞錯,大家也不用深究。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奧運系列二:請放過李慧詩吧!

我剛推出的新作《跟着奧運學通識》中,提過奧運為顯示其獨特的地位,往往採用一套「整色整水」的儀式,與某些宗教團體的做法有異曲同功之妙。
果不然,今屆奧運最多人談論的,不是甚麼運動項目,而是誰人負責點聖火,對一項大型運動會來說,實在諷刺。
除了點聖火外,每個國家或地區誰人當持旗手也引起不少話題。一般來說,當持旗手一定要些江湖地位,此外,體力上當然也要應付得來。因此,通常都離不開身形高大的籃球員、臂力驚人的網球員,又或是體能超爆的游泳和田徑運動員。

書展有感

書展最後一天,卻遇上颱風,希望對各大書商影響不致太大吧。
早前曾到書展一遊,當然也拜訪過次文化堂,而我也是在這一刻才看到我的新書《跟着奧運學通識》,畢竟已是第三部著作,興奮程度不比當年,但當拿上手翻看時,還是有種很奇特的感覺,有時甚至會想不起為何自己會想出這個點子。
翻看此書,也發現次文化堂的編輯們很有心機製作本書,實在非常感謝。在現場還聽見堂主彭志銘兄落力為我這本書宣傳,實在無言感激。
次文化堂在書展還推出了不少新書,包括林匡正的作品《夾縫》,我在拜訪期間,剛好次文化堂舉行新書宣傳,還找來不少年輕人戴上V煞面具撐場,實在很有心思,希望大家把握這最後一天,支持這間屬於香港人的出版社。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跟著奧運學通識

 
 
小弟的第三部作品──《跟着奧運學通識》總算趕及在奧運及書展推出,在次文化堂的攤位便可找到,希望大家喜歡這部新作。
在此先感謝次文化堂堂主彭志銘先生,畢竟上兩部作品雖略有好評,但始終不是大路之作,都不算大賣,幸好彭先生仍繼續支持我的寫作之夢,實在萬分感激。香港能有他這樣的有心人,足證香港文化仍未玩完。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特區政府的三大定律

帕金森定律

英國曆史學家、政治學家帕金森的理論,指行政管理中,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象。

例子:特區政府的司級局級官員不斷增力,司長局長副司長副局長數目一屆比一屆多,但特區的管治卻一屆比一屆差。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這算是平等?

當一般打工仔,畀公司知道兼職,即刻被炒魷時,但平機會主席為何可以公然兼職?為何永遠愈高級人工愈高的人,反而可以大模施樣地兼職?還要美其名為「服務社會」?
我想問平機會主席,這是那門子公平?
還是Some animal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沒有格拉斯哥流浪的蘇超

歐洲國家盃完結了,足球壇本應歸於平淡,但蘇格蘭卻傳來震憾的消息:由於財務問題,格拉斯哥流浪將會被降落低級別聯賽。
格拉斯哥流浪竟然要降班?這隊流浪可不是香港的流浪呀(或四X流浪,或乜乜流浪,老實說我根本記不起它改了多少次名),江湖地位甚至比英格蘭的布力般流浪或昆士柏流浪還要高,現在竟不能參加蘇超,對當地球壇的衝擊,威力比大支裝胡椒噴霧強得多。
格流是蘇超的兩大班霸之一(另一隊自然是些路迪),總共贏過54次頂級聯賽冠軍,比世仇些路迪多贏11次,接近蘇超冠軍總數的一半,蘇超沒有格流,對聯賽的影響甚至比英超沒有曼聯更甚(曼聯在70年代也確實降過班呀),情形就如香港聯賽沒有南華吧。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奧運系列一:由英國聯隊說起

失落歐國盃後不久,英國人把希望寄託到奧運了,最近奧運英國足球隊名單終於出爐了。而最大的回響,顯然就是碧咸的落選。
看看名單,壓倒碧咸的三名超齡球員,分別是傑斯、比拿美和米卡李察士,先不論他們是否較碧咸優勝,最令人奇怪的,就是這三人分別來自英格蘭(米卡李察士)和威爾斯(傑斯和比拿美),何以現在竟可來一次大結合,聯手踢走碧咸呢?

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歐國盃系列四:歐豬王朝

強大的德國坦克還是過不了意大利這一關,於是歐豬球隊肯定再下城,屈指一算,歐豬五國已連奪五項大賽的冠軍(04年歐國盃-希臘、06年世界盃-意大利、08年歐國盃-西班牙、10年世界盃-西班牙、12年歐國盃-意大利/西班牙)。其中西班牙亦連續在三項大賽躋身決賽,對上一次取得此成就的歐洲球隊,已是70年代碧根鮑華帶領的球隊,當時那球隊還叫西德隊。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歐國盃系列三:歐洲國家盃是時候改制

歐洲國家盃進入淘汰賽階段,戰情明顯比分組賽平淡,而賽事安排也遭人咎病。觀乎今屆淘汰賽,至少有三個問題。
1.   球隊的休息日數相差太大,例如準決賽的兩隊,德國比意大利多休息兩天;
2.   在分組賽階段,一場00的賽事也沒有,但淘汰賽即時出現兩場互無紀錄的賽事,顯然球隊一到淘汰賽階段,便變得保守,不敢放膽進攻,先求不失,不少球隊都「希臘化」,擺出鐵桶陣迎敵;
3.   淘汰賽若不分高下的話,便要用殘酷的互射十二碼決勝負,我不會說十二碼全屬運氣,但用這種方式分高下,應該不是球迷願意看到的。(申報利益,我是英格蘭球迷);
4. 某些組別,例如D組,無論取得第一名還是第二名,在半準決賽不是面對西班牙就是意大利,反觀B組,無論取得第一名還是第二名,晉級後只需面對希臘或捷克,你說多麼不公平!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歐國盃系列二:一個英格蘭球迷的自白──喜歡英格蘭就像一種儀式

一如過去數十年的大賽那樣,英格蘭又一次提早出局了。
英格蘭國家隊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只有它,在過去數十年每項大賽前,都被視為熱門之一(如能進入決賽周的話),但每一次都令人失望而回,即使最忠實的英格蘭粉絲,大概也不會認為英格蘭是世界最強,但當大賽再次來臨,大家又會「自我催眠」,說英格蘭有機會捧盃的。
但事實是,自從足球進入「現代」(我意思是職業足球日漸普及,各國之間的差距開始收窄的年代,足球開始變成一門大生意的時代,大概就是80年代吧),英格蘭從未躋身任何一項大賽的決賽,在這三十多年間,即使不計巴西德國等強國,連希臘、捷克、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丹麥和蘇聯等,都曾躋身大賽決賽,但這些球隊可不會每逢大賽都理所當然被視為熱門呀!但英格蘭不同,它永遠都是熱門。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歐國盃系列一:德希之戰 外向型壓倒內向型

歐國盃半準決賽,德國對希臘,有人說是債權人與債仔之戰。
但我卻看作是外向型與內方型之戰。
拜歐洲整合,近年德國已儼然成為歐洲領袖,於是,本來很強調純正血統的德國,也悄悄地改變了。在2000年以前,德國國家隊幾乎是日耳曼人的天下,這也是德國人排外的寫照,但今天的德國,已成為歐洲的中心,不可能再一味排外了,於是,德國隊的大門也逐步打開,首先是來自加納的黑人球員艾沙姆,近年有波蘭的普度斯基、加納的保定、土耳其的奧斯爾,德國變成法國那樣的「聯合國部隊」了。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台灣球手不是華人?

中國球手首次奪得高爾夫球四大滿貫賽事的冠軍,馮珊珊的成就的確可喜可賀,但請看看明報網站的標題:「華高球手首稱冠四大滿貫賽」,發現有甚麼問題嗎?問題當然大!
有留意體育消息的,都應該知道台灣有個很出色的球手曾雅妮,她在過去數年,曾贏出五次大滿貫錦標。是五次!何以馮珊珊會變成「首位」奪冠的華人球手?難道《明報》認為曾雅妮不是華人?當手持美國護照的林書豪也被中國人認親認戚,反而台灣運動員不被視為華人?這是甚麼邏輯?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平反六四真的那麼重要嗎?

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高喊平反六四。
真奇怪!這些人不是一向認為歷史是由人民群眾所譜寫的嗎?不是認為社會不應由政府高高層說了算嗎?為何一到六四這個問題,大家又那麼緊張那些獨裁者的看法?
六四的問題,在民間早有共識,即使今天最沒良心最擦鞋的政客,都不敢說鎮壓有理,即使狼先生,也只一味說「沒有補充」,因為大家都知道答案。
即使是當年的鎮壓者,近年都紛紛出書,試圖撇清自己的責任,假如六四屠城做得對做得好,他們會這麼禮讓?
既然大家心裏有數,中共高層是否平反又如何,歷史,從來不是由他們來評定的。
我們爭取的,應是謝罪,應是追究責任,而不是由上而下皇恩浩蕩式的平反。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亞視還要昏睡多少年?

亞記慶祝55周年。但台慶時一眾藝人竟大唱「昏睡百年」,咁亞記豈非要昏睡多45年才識醒?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拳王》與無記的超穩定結構

有時真的很佩服無記的編劇,無論任何劇種,最後的結局都是差不多,即使主角是消防員、律師、醫生、海關,還是拳手,劇情都大同小異,那份職業只是一個幌子,背後都是倫理劇。
就像近期大熱的《拳王》,算是有點新意了,男主角背負著悲劇的過去,還是帶子雄狼,在無記劇集都不多見,胡定欣的聾啞拳手更是一大突破。但到了最後幾集,又變回無記電視劇的老路,又是天地豪情式的忠奸對立,又是女主角患重病,而且患的是腦退化症,之前全沒鋪排,話有病就有病,完全是為曲折而曲折,若說患病,男主角因打拳而腦有事,還算是名正言順嗎,現在這樣的安排,基本上主角是拳手又得,是律師又得,是小販或大老闆都得,根本就是萬能插蘇。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有關大家樂燒鵝飯的二三事

1.有香港餐廳用簡體字,有人高呼要文化包容,有人高喊餐廳有用文字的自由;到大學樂賣五十蚊燒鵝髀飯或七十蚊燒鵝髀飯,大家又忘記包容和自由了。大家樂既非壟斷市場,也非拿著槍逼大家幫襯,不喜歡大可光顧另一家,更何況,大家樂事先已講明價錢,絕非打死狗講價,有何不可?
2.大家樂賣五十蚊燒鵝飯,大家嫌貴所以鬧,但如果大家樂賣五蚊燒鵝髀飯,又有人話大集團以本傷人了,但如果大家樂跟大快活美心一樣賣三十五蚊(當然以上價錢只是例子),仲大鑊,豈非合謀定價,犯了將來的反壟斷法,咁你叫人哋點定價先啱?
3.有人話大家樂無理由賣得貴過鏞記,點解唔得?邊條法例話唔得。首先,兩者分量未必一樣,根本無很比,第二,邊個話鏞記一定好食過大家樂?第三,就算鏞記真係好食,我住喺天水圍,唔通專程坐車去中環食?所以無論鏞記定乜價錢,同大家樂定價有乜好比?
4.而家網民發功,逼使大家樂不再推出燒鵝髀飯,有網民又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係小市民的勝利,呸!大家樂又不是大減價,以前吃不起的,現在一樣無得食,但偶爾有人有錢剩,想吃好些慰勞自己的,現在想吃都無得吃,網民還認為是勝利?難道香港人惡到自己吃不到連人家也不准吃?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由劉青雲再敗說起

劉青雲又輸了!
此劉再度敗給彼劉,似乎進一步證實一個大家早已意會的事實──金像獎確實出現了問題。
不!我倒不認為金像獎如黃秋生所言的「小圈子選舉」是問題(黃故意混淆電影評選和政府選舉,用以證明即使小圈子也可以有認受性,是偷換概念的行為,我愈來愈看不起他),電影頒獎禮當然不應由民間投票決定,由業界選出並沒有問題,但這個小圈子愈來愈傾向把金獎獎視作畀面派對(前金像獎中堅分子文雋不是說過金像獎是私人派對嗎),這才是問題所在。
於是,有份投票的人,寧願把獎項頒給他們想頒的人,可能因為他們人緣佳,可能因為他多年來與獎項無緣,又或是對行業發展有貢獻有熱誠(劉德華在領獎時也認為此乃他得獎的原因),甚至只因最有Noise,總之就不是因為演得最好,因為覺得他最值得拿獎。於是,數年前另一個華仔(任達華)獲獎了,去年劉嘉玲無厘頭獲獎了,今年輪到劉華(當然我也得承認,劉青雲唯一一次影帝殊榮,也是拜此所賜)。
有人說,《桃姐》在外國取得殊榮,香港怎能不作出嘉許?但問題是,《桃姐》在威尼斯只是拿影后,為何在港會自動過戶到導演、電影甚至男主角?
又有人說,港產片已成稀有品種,我們更應好好鼓勵,然而,假若我們愛惜港產品,更不應偃苗助長,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做法,長遠來說對港產片是弊多於利的,愛你變成害你,不正是港產片常見的題材嗎?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過度循規蹈矩的香港人

某天到文物探知館參觀深圳香港雙年展,其中台灣展區的一個竹棚內,擺放了多張碌架床,部分下格床空置了,大會也沒寫上不准坐或不准睡,但環顧四周,就是沒有參觀者打算這樣做。
一向不愛循規蹈矩的我,不理三七廿一就睡上去感受一下,果然,上格床底其實裝上電視屏幕,大家要躺在下格床才可看得到。換言之,大會根本就鼓勵大家睡上去的。經我一馬當先之後,其他人發現可以躺上去,才敢爭先倣效。
這故事告訴我們,香港人已經被訓練得過分規矩了,過分的意思,是明明沒有寫明不許做,大家也先假設是不能做的,而不是假設是可以做的。
這故事也告訴我,香港的管理主義已到了一種泛濫的地步,以致大家都認為,所有事即使沒有明言,都是不做為妙,以免「面斥不雅」。
相對於內地的放任,香港人的守規矩的確值得讚許,然而我一向強調「過猶不及」,一個城市甚麼都要管,大家甚麼都不敢做,這個城市就沒有活力了。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對日月之失望

沈兄在FB寫道:「作為《明報》和《信報》的長期讀者,這幾天實在有看不下去的感覺......
幸好,還以為自己討厭梁而有偏見,看完沈兄之言,方知有此想法的並不只在下。
《信報》一向沒看,不予置評,但觀乎近期日月報之報道,其好惡之分「明」,明眼一看就看得出來。當然,星球等報都有明顯立場,但大家早已認定這些報紙靠了邊,但連號稱「知識分子報」、自稱具「公信力」、由一代大俠創辦的報紙,竟然當起打手來,昔日那位總編輯經常掛在口邊的「是其是,非其非」去了哪裏?想到這裏,想到當年金大俠靠一支筆力戰左派,與現今對比,怎不叫人唏噓?
說實話,看完近期該報之言論,我想起金大俠筆下的「岳不群」。

無題


生果報說,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罪名」包括:為「入常」不惜動用各種手段,挾民意示威,公然違抗中央,且毫不掩飾其傲慢等。
咦!聽落同特區某候選人咁相似既?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潑潑林書豪冷水

由超級大後備兼隨時被炒的球員,變成NBA東岸每周最佳球員,兼令MSG股價大升的寶藏,林書豪已變成一個現象,連《經濟學人》和《福布斯》也作大篇幅報道。
不過,在這裏也要為這股熱潮降降溫。
第一,觀乎對木狼之戰,林書豪真的累了,近幾場比賽,他出場時間是NBA前列,而且可以想像,他為了留下來,一定毫無保留,完全沒留力,往後的比賽,體力是一大問題。
第二,林書豪這幾場比賽得分太多了,他應該知道,自己沒有米高佐敦或高比拜仁的天生才能,甚至還是比不上基斯保羅和路斯,他要走的路線,應是尼殊、基德甚至史托頓的助攻型風格,未來他應專注為隊友製造機會。
第三,林書豪的遠射還是不太穩定,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偏低,遠遠不如尼殊或史托頓,大大減低其威脅力。而且他的失誤實在偏多,一位出色的控衛不應有那麼多失誤。
第四,當A米和安東尼重返球隊時,三位球員可能出現爭當持球的情況,到時會否出現「三個尚無水食」的問題,相信又要令教練頭痛了。又兩位球星是否甘願屈居林書豪之下,會否出現「瑜亮情結」,也值得注意。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由林書豪說起

林「瘋」(Linsanity)熱潮席卷NBA,美籍華裔的球員林書豪由超級大後備,突然成為紐約人隊的救星,相信無論球評、教練甚至他自己,都想不到會出現這情況。
林書豪彷彿整個籃球生涯都被看扁,雖然中學表現不錯,但沒有一間籃球名校給予他獎學金,以致他只得入讀弱雞大學(籃球方面)哈佛,在大學四年,他的數據不錯,但整個NBA沒有一支球隊對他感興趣,在選秀大會,沒一隊選上他,他只得參加夏季聯賽,盡力爭取表現,然而,即使他在對決選秀狀元禾爾不落下風,即使他被金州勇士網羅,他只能在垃圾時間上場,而且一季後便被釋出,然後今季初又被火箭隊放棄,輾轉來到紐約人,還是兩度被下放發展聯盟。
但問題來了,既然他有才華,為何NBA人人有眼無珠?
第一,大學賽和NBA的鴻溝實在太大了,即使在NCAA大殺四方,來到NBA卻未必更進一步,這種教訓實在太多了,多到不能盡錄,何況哈佛大學不是籃球名校,對手也非勁旅,數據不能作準。其次華人球員甚至亞裔球員,除了姚明之外,其他都沒有表現,而姚明的成功,或多或少靠其76吋的身高,反觀後衛來到NBA,由田臥勇太到孫悅,都未能證明自己。而在NBA,球探和教練看錯人,隨時會導致自己飯碗不保,因此大家都傾向保守一點。
這也帶出另一問題,為甚麼其他亞裔後衛未能成功,但林書豪卻能把握機會?這和成表背景脫離不了關係,中國球員,幾乎千人一面,皆因中國講求的是整體,不講個人意志,不講英雄主義。姚明加盟火箭之初,便明確地指出中美籃球之分別:「你在球隊時你必須明白你是球隊的一份子,如果球隊輸球,那麼你就有責任,如果球隊獲得比賽勝利,那麼只是做了你應該做的。」
在這個槍打出頭鳥的國家,人人以「楊修之死」為誡的國家,運動員被迫否定個體來成全整體,被迫為了大我犠牲小我(這方面可過日本問問何智麗),個性被硬生生地壓下來,球員只能聽上級的指示。中國球隊的領袖,幾乎永遠是場邊的教練,甚至遙控的官僚,而不是球員。當球隊順境之時,時來風送,個個打得識飛;但當球隊遇到逆境,場內卻沒有一肩挑起整支球隊的領袖,沒有帶頭向前衝的一哥,往往你推我讓,潰不成軍,中國,就是欠這種一哥。
這種情況也影響了在外國奮戰的球員,以兩名旅美華人球星為例──姚明和王建民,甫離開壓抑個性的地方,不用為整戰績而犧牲個人表現,帳面成績即時突飛猛進,然而二人獨善其身之餘,始終不能兼善天下,火箭和洋基佳績只能算是不過不失。個人認為,正是二人太過謙讓,不夠「自私」」,以致欠缺領導能力,當球隊最需要他站出來登高一呼之時,他們既不能也不為,他們是出色的大將,卻絕非指揮若定的霸主。
剛好相反,美國球員大概是全世界最自我中心,最愛爭上位,也最不團結的運動員!在球會級賽事,與隊友關係也不像中國般(表面上)密切;美國球員大概慣於大小事務一肩挑,個個都像沒有心臟沒有神經系統,而且上面沒有一個經常指手劃腳的「太上皇」,不用怕動輒得咎,他們的字典裏沒有一個「怕」字,不怕承擔負任(甚至爭著承擔),不怕挺身而出,當落後之時,人人即時顯露猙獰面孔,咬緊牙關跟對手死過,這時候的美國隊,才是最可怕。於是我們發現,林書豪即使面對更高更壯的對手,一樣敢切敢過,若換成中國球員,恐怕會一味投外線了,我們也發現,林書豪即使只是新人,但一樣夠膽指揮隊友,發揮控衛的大腦作用,皆因他是美國人。
然而,由於他畢竟是華人,又受過良好教育,不會像一般NBA球員那樣自大,也不會一味只懂向前衝,只顧自己的數據。作為華人,他會比其他球員更明白團隊的重要。林書豪,正好集中美的長處於一身。
當然,數場比賽實在不代表甚麼,各隊也會重點「招呼」他,尤其是他今季才可些出場機會,嚴格來說還算新人,還未面對「二年生撞牆期」的考驗,但他至少向世人證明,華人後衛一樣可以在NBA闖出名堂的,他未必可以成All-Star,但當個稱職控衛,已經是一項成就。

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多得《天與地》

原來《天與地》 效應真的好勁,連小弟的Blog也受惠,話說昨天打開Blog,發現瀏覽量急升,其中一篇文章更逾千(最終超過二千),後來才發現,原來Yahoo的熱門搜尋字「天與地金句」中選了多篇有關《天與地》的文章,其中一篇正是小弟的,因此吸引不少《天與地》粉絲前來瀏覽。
雖然受惠於此,但我還是要潑潑冷水,我始終認為,天劇的吸引力並不單來自其金句,一齣電視劇的好與壞,也並不單純取決於有否金句,否則天劇跟《溏心風暴》之流有何分別?此外,如今人人也講潮流談天劇的金句,彷彿不說便很落伍似的,不正好應了Dr. Dylan的評語: 「……我哋每一個人都俾環境訓練到好似倒模出嚟咁樣。鍾意食同一樣嘢;鍾意同一樣電視節目,支持同一種政治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