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日 星期一

「唔執笠唔去幫襯」的迷思

近日香港很多事物都消失了,大家難免感到惋惜和不捨,但或許物極必反,現在開始出現一班人,不斷說人家「唔執笠唔去幫襯」之類,表面看來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其實也只是受了某些KOL影響鸚鵡學舌而已。

好簡單,一場喪禮,出席者十之八九與死者並非經常見面,那些人會否走去鬧人「唔死都唔嚟憑弔」呢?出席多年不見的老同學老朋友的喪禮,難道也是罪?或者那些人撫心自問,他出席過的每個喪禮,是否都必定在一個月曾見過死者呢?

有些商店食肆,同屋企或工作地方相距極遠,當然不可能經常幫襯,但或者人生某些階段曾經在此留下回憶,在結束之時,點解我無資格去送別呢?

其實道理就係咁簡單,唔明點解啲人捉住一句「唔執笠唔去幫襯」就當成金句,以為自己好獨立思考。

還有,當某些食肆結業,大家都感不捨時,總有人說「這間店,食物質好差,抵執啦」,嘩!唔知以為講嗰個係「食神」嚟。最好笑有次,我哋講有間茶記蛋治只需10蚊,都有人話「咁貴」!為咗反駁,有啲人可以去得好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