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讓「雞肋」的國際友誼賽變「燒鵝」吧


隨著職業球賽愈來愈激烈,賽事也愈來愈多,國際友誼賽也隨之而「雞肋化」,不少球員在友誼賽都Hea踢,寧願留力為球會賣命,球迷也不再對欠缺競爭性的賽事感興趣,連歐洲足協也看不過眼,決定來一次大革新,計劃成立一個國家聯賽,利用現在的國際比賽日作為國家聯賽賽期,把歐足協成員國按照近期戰績分為9個級別,根據每輪比賽的結果進行升降級。

現今國際賽慘成雞肋的問題,其實源於國際賽的兩極化,一是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及洲級別賽事,一是沒有任何壓力可言的友誼賽、熱身賽,由於奧運亞運特殊的參賽限制,不算正式國際賽,除了部分地方如東亞有小規模的地方賽事,基本上是沒有中間落墨的賽事,一是非常重要,幾近一場也不能輸的賽事,一是非常不重要,勝敗也沒關係的賽事。

但要增加具錦標性賽事也不容易,對於強隊來說(多數是歐洲國家),由於大多能躋身決賽周,每兩年一次大賽,由外圍賽到決賽周往往要激戰十多場,已嫌太多了。而且球會也不容許國際賽再「霸佔」多一個月來舉行大型賽事。但對弱隊來說,可能要四年才打幾場這種賽事,根本不可能累積經驗。

何況,每兩年才有一項大賽(假如非歐洲國家,更是四年一項),令冠軍變得太罕有了,大部分球隊都年年遇上挫折,正如本港某政黨領導所說:「只有辱,沒有榮」,全沒滿足感可言(特別是年年「被熱門」又例必令人失望的英格蘭球員,哈哈),更令球員視國際賽為畏途,倒不如專注於一年有好幾個錦標可爭的球會賽事好了。

不想增加大賽,卻又想令「雞肋」變「燒鵝」,歐洲足協的新構思也是辦法之一,但這種以戰績來劃分組別,一來會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而且對某些球隊來說,贏了第二級和第三級,就如球會級乙組和丙組冠軍而已,沒甚麼好高興,而贏了第一級冠軍,變相就是「歐洲冠軍」,與歐國盃卻又完全重疊。


要解決此問題,其實可向NCAA借鏡,NCAA的常規賽,主要分兩部分,包括校盟之間的賽事,及非校盟賽事,全部計算積分,但校盟賽事卻明顯重要得多,因為能奪得校盟冠軍,已是一件小成就,球員也算有交待,一年只得一隊成為NCAA總冠軍,但卻有多隊可成為不同的校盟冠軍,也令實力不足以爭奪NCAA冠軍的球隊保持鬥心。

國家隊若要組成「小型聯盟」,可考慮歷史背景,例如多支大不列巔球隊,可組成「British League」,規定兩年來要對戰聯盟內球隊若干場,最後計算期內成績決定冠軍,如是者,蘇格蘭等連世界盃決賽周也未必有資格參與的球隊,至少有機每兩年爭一次「英國冠軍」,也是不錯的安慰獎,鬥志也絕不成問題。這個聯盟甚至可以擴大至加拿大、澳紐及南非,相信也有一定吸引力。

此外,葡國可以跟意法西可組成「拉丁聯盟」,也可以跟巴西、安哥拉、佛得角等組成「葡語聯盟」。至於其他國家,也可以組成「東歐聯盟」、「北歐聯盟」、「高加索聯盟」、「巴爾幹聯盟」,都可令賽事變得更有意義。至於弱隊,例如歐洲一眾小國如馬爾他、塞浦路斯、聖馬力諾、法羅群島等隊,也可自組聯盟,好當個山寨王,一個小型聯盟的冠軍,總勝過「贏得」歐洲第九級別冠軍,情況就如威爾斯甲組冠軍,感覺總是好過英格蘭乙組冠軍。而且賽期也是用上現今國際賽的賽期,不用再騰出一個月的寶貴時間,各國應該更容易遷就。

當然,有時某些國家想為大賽作準備,約戰與同組對手踢法接近的球隊,又或是因宣傳、推廣、搵錢甚至度假等原因,所以也容許一年某些賽事是出戰非本身聯盟的球隊,只要規定這些賽事的成績,只能影響世界排名,卻不影響聯盟的排名,應可做到兩邊討好的效果。

至於香港,也可以撇開中日韓朝等東亞勁旅,與澳門、蒙古、中華台北或東南亞甚至大洋洲地區合組聯盟,分分鐘可過下捧盃癮,總勝過在東亞盃當炮灰,畢竟,上屆東亞運的奇蹟是百年一遇的,面對現實吧!

原文刊於評台:www.pentoy.hk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