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沒人挑戰又如何?

不知何解,任何事物,來到香港便會變了調,連最近大熱的冰桶挑戰也不例外。

不!不!不!我不是指有些人玩完冰桶挑戰後的嬉笑怒罵態度,也不是指他們沒有宣揚ALS的訊息,更不是介意部分女星在賣弄性感,畢竟大家都希望藉此吸引人注意,而且突然全身冷凍,有時反應過度或得意忘形也是可理解的,只是我想不到,冰桶挑戰也可以成為攻擊別人的工具。

上周看某報娛樂版,至少兩天都強調謝安琪沒有人挑戰,弦外之音是,謝安琪在圈中沒有朋友、是孤獨精一名、人緣不好之類……我相信在娛樂名人圈中沒被挑戰的藝人並不少(我更相信有些人是「自製」被人挑戰),但我不明白何以該報只強調謝安琪沒被人挑戰。

不知何時開始,香港人開始強調一種處世之道:識做人比識做嘢更重要,我不認為這種觀念是錯的,但近年這種觀念開始「進化」成:做事不重要,做人才重要。而某報娛樂版的報道,其實也在強化了此種概念:有人挑戰,代表朋友多,代表人緣好,代表做人沒問題;沒人挑戰,代表沒朋友,代表乞人憎,代表做人有問題。

在喧鬧繽紛而且多元的80年代香港,可不是這樣的,張國榮不像譚詠麟般相識滿天下,至少沒有跟足球明星隊的隊友四處玩四處蒲,也沒有阿叻和志偉這些「知心好友」,但大家不會因為這原因而認為張比不上譚,林子祥、關正傑等更是圈中少有低調的人,很少見他們跟圈中其他人攬頭攬頸,但大家都不認為他們有問題。

朋友多又如何,似乎大家都忘記了古語所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也可以是(豬)朋(狗)友或(酒肉)朋友,一個星期前,相信不少人會挑戰那位愛玩愛蒲愛交朋結友開派對的星二代,但如今,人人早已跟他劃清界線,不再是朋友了,朋友何價?

最後,根據該報的邏輯,假若多人挑戰便代表人緣好,那麼梁振英應該人緣極佳了。

利申一:我不是高登仔;
利申二:我的確頗喜歡謝安琪的歌;
利申三:我沒人挑戰;
利申四:我自問是孤獨精一名。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冰水與鐵馬 談談Gehrig

現在全世界齊齊玩「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名人、明星、運動員、政治人物,皆玩個不亦樂乎,那麼大家記得這項活動是為哪一項病患籌款?答案是AL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中文名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而相信大家唯一認識的患者,就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這情況,在美國或許有點不同,因為這病症在美國又稱為Gehrig Disease,而不少美國人一談起此症,第一時間想起的,也可能不是霍金,而是Lou Gehrig。

Lou Gehrig,何許人也?他是在美國無人不識的棒球員(雖然他征戰球場的時候已是上世紀20及30年代,而且離世已七十多年了),也被譽為MLB史上最偉大的一壘手,効力紐約洋基隊時,與另一棒球天才Babe Ruth組成超恐怖的三四棒打擊陣容。

Lou Gehrig的打擊亮麗,生涯打出494支全壘打,生涯打擊率.340,稍稍認識棒球的都知道這組數字代表甚麼,但他最為人稱頌的,是其硬淨風格,他自從1925年6月1日上場代打起,以後的14年,他沒再缺席任何一場球賽,連續出賽2130場,即使有傷在身,每到比賽日,他依然會穿上洋基隊經典的條子球衣,為球隊爭取勝利,因此,他的綽號正是「鐵馬」。

這項紀錄,直到90年代才被C. Ripken. Jr所打破,當然,二人無論位置、所處年代、打擊成績都不同,很難將二人作直接的比較,但毫無疑問的,二人體能都長期保持良好狀態、鬥心極強,都是教練夢寐以求的球員。

可惜,鐵馬也得面對倒下的時候,1938年球季,Lou Gehrig的表現突然下滑,到了1939年球季,表現更糟,打擊力不從心,連跑壘都出現問題,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無法完成。5月2日,Lou Gehrig知道退下來的時候了,他主動向教練要求別派他上場,於是,他的連續出賽場次,便停留在2130場,後來他被確診罹患ALS,並隨即宣布退休,在退休儀式上,他發表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演說:「球迷們,在過去的兩個星期,你們都已經看到關於我所遭逢的不幸,但在今天,我覺得我是地球上最幸運的人......也許困境當前,但我還有很多人生目標要追求。」這段演說,被譽為棒球史上的「蓋茲堡宣言」。兩年之後,他便與世長辭,而「鐵馬」與軟弱無力的身軀,形成最強烈的對比,也令美國人震憾不已。

ALS又稱為「漸凍人症」,我不知道是否因此令大家用冰水照頭淋來籌款,但無疑,被冰水淋的痛楚只是一煞那,但ALS足以令「鐵馬」低頭的,其破壞力可想而知,而且帶來的痛楚是伴隨一生的。明乎此,相信大家看到有人玩「冰桶挑戰」,笑過以後,大概也多了一點關懷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