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梁文道提到我的文章


近年重拾寫作之習慣,也多得網上傳媒愈來愈發達之賜,小弟博客上之文章亦得以在《評台》、《香港獨立媒體》等網站轉載,本來只是希望可以接獨更多讀者,想不到連梁文道也有留意,上周這位著名文化人便在專欄中提到本人之文章,實在教人喜出望外,在放工後仍埋首電腦前寫作,絕對是值得的。
說起來,梁文道已是第二次提到小弟作品,多年前他更在電視前介紹本人的著作《跟著足球學通識》,還是那句,當你付出努力,是一定會有迴響的,大家可不要看輕文字的影響力啊。

梁文道--《邵氏邏輯》
或許有人會說,今天中國娛樂節目的崛起,就和廣州恒大拿了亞冠盃類似,全是財雄勢大的結果。沒錯,做《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是要錢的。內行人一看就曉得,那麼多的機位,那麼繁雜的人力物力組織,再加上一大票的名牌藝人,一集的開銷絕對要比我們一年一度的樂壇頒獎禮還厲害。但話說回來,難道無綫電視就是窮光蛋嗎?剛故世的邵逸夫先生在做「影視大亨」的年代,「華娛兄弟」和「湖南衛視」都還沒受孕呢,那份家底豈容小看?
邵先生熱心行善,大中華幾千座「邵逸夫樓」佳惠學子無數,難怪他老人家仙遊之後,盡是一片頌禱。然而,在景仰他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之餘,我不得不對人人稱美的「影視大亨」這四個字打上問號;更準確地講,是對他成為影視大亨的方法有點置疑。
且不論「邵氏」在拍電影的年代貢獻過多少足以傳世的佳作(這方面早有更專業的影評人數算過「邵氏」成績),也先別管他怎樣獲得了政府的配合,不太光彩地擊退了「佳視」和「嘉禾」(請參見高立在「香港獨立媒體」的文章),就說他經營影視帝國的邏輯好了。簡單地講,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榨取最大的利潤,把創作人和藝人當成「畜牲」來用(陶傑語)。如果真要花錢,那就非得等到有對手爆了出來,使點橫手把對方幹得全盤掠回;或者不惜抄橋,只不過以本傷人,同人哋鬥大,直至對手完蛋,再回復到正常的血汗農場狀態。這套邏輯到了方逸華手上,更是登峰造極。加上一路保持住和官府的友好關係,能在必要時借助其力營造對己友善的環境,於是才有了現在的帝國。
公正地講,類似的老路已經有很多人走過了,而且後來者不少,邵先生特別的地方是把它用在影視產業,走到極限。同類的富豪慈善家,也是數之不盡;血腥鎮壓過工運的卡耐基,鬥垮過「網景」的蓋茲,加上仍在高處的李嘉誠,日後大概都只會被人記住他們行善的那一面光彩。至於他們留下的霸業,就只能等它自己盛極而衰。好比「微軟」會碰上「谷歌」,我們現在終於也快要目睹無綫有悔的這一天了。只是,這一天卻還要賠上許多兵將,甚至一整座城市在燈影下的光華。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香港體育界的哀歌



冬奧唯一港隊代表呂品韜早前批評沒有隊醫隨行影響表現,引起軒然大波,彭沖及王敏超的回應更是令人氣憤,而且正如鍾樹根所言(嘩!好難得會贊同他的說話),此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除了港協暨奧委會外,香港體育總會出事之頻率也實在高得過份,總會爆出醜聞時有所聞,令人不得不關注香港體育發展是否走錯了路。

進入港協暨奧委會的網頁,或許我對眼大得滯,總是找不到港協暨奧委會會長或其他職位是如何產生的,換言之,一個掌管香港體育的重要機構,其實全港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其管理層是如何產生的。當然,我相信應是合法兼合乎程序地透過選舉產生的(畢竟有篩選的選舉也是選舉呀)。

再看看港協暨奧委會的職員名單,自沙里士退休後,霍老爺已不知當了多少年會長,副會長胡法光、湯恩佳、王華生、許晉奎,全是七十過外,副會長一做就是十多二十年。至於秘書長彭沖,也是萬年不退的,他做過甚麼我不知道,我只記得在96年奧運,李麗珊奧運奪金後回港之時,彭沖說話講得比李麗珊還要多,儼然成為主角,全程講話悶到抽筋都算,還要多次將李麗珊說成李珊珊,不知就裏的話,還以為「珊珊」(而不是李珊珊)在奧運奪得玩蛇冠軍。

那麼港協暨奧委會有沒有新面孔,有!剛剛暢遊索契的副秘書長王敏超,他是王華生的兒子,還有更年輕的副秘書長霍啟剛,而大家都知,他是霍震霆的兒子。

其他總會也好不了多少,例如由大球場爛地到港甲假波醜聞,香港足球處於多事之秋,我們幾時見主席(相信大家都幾乎忘記了,香港足總主席是梁孔德)出來說過半句話?順帶一提,當年見證香港足運衰落的「功臣」,前香港足球總會主席(1976年-1979年,1982年-1983年,1985年-1988年,1991年-1993年,1996年-1999年)許晉奎,是現任港協暨奧委員會副會長。

又像保齡球項目,大家第一時間可能記得的是車菊紅,畢竟她是香港第一位亞運金牌得主,想當年,保齡球可是香港在亞運的奪牌大項,但如今卻大幅倒退,甚至已不算亞洲強隊了,更可悲的是,根據《壹周刊》的報道,連車菊紅也不玩保齡球,寧願改玩草地滾球(那是2007年的報道,不排除近年有變),原因是不滿保齡球總會的管理層。順帶一提,保齣球總會的主席是劉掌珠,也是現任港協暨奧委員會副會長。

凡此種種,體育機構管理層和運動員有衝突,屢試不爽,原因很簡單,就是無論港協暨奧委會到各體育總會,往往都有內部運作的透明度不足、黑箱作業、外行領導內行的、領導層老化等等問題。有時我甚至想,究竟政府的大筆資助,有多少是用於行政費用,又有多少真真正正用於運動員身上?當然,我再一次強調,這些體育機構的領導層都應是選舉產生的,問題是,有投票權的又是誰呢?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下屆冬奧應不會再出現隊醫問題了,因為經呂先生這樣一說,下屆短道速滑還是否有機會出席冬奧,實在令人懷疑,難道我們指望香港在滑雪項目或冰球有機會出席冬奧?沒有運動員出席,又何須隊醫呢?天下太平了!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奧運開幕禮不完美 又如何?


索契冬季奧運會開幕禮(我很不喜歡開幕式這用語,很不香港)上演了,也代表冬奧正式展開。然而,冬奧開幕禮上卻出現「蝦碌」,代表奧運五環的五朵雪絨花,右上角的一朵並沒有展開,變成宛如菊花的圖案,此一失誤立刻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點,甚至慘成取笑的對象。

失誤了,真的就很丟臉嗎?假如大家記性不差,應該都會記得,上屆溫哥華冬奧會開幕禮也出過故障,點火時有一根冰柱沒能升起來,但加拿大人在閉幕禮上,找來一名小丑,重新點燃了這根冰柱,既彌補當日的失手,也幽了自己一默,令人開懷大笑。

這在中國人眼中,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中國人總認為,奧運開幕禮(以致整個賽事)是關乎國家面子的頭等大事,不可以有任何閃失,正因太過緊張,所以寧願「造假」(開幕的煙花和幕後代唱),一切都追求完美,假若不幸出現失誤,可以想像,也是「崩口人忌崩口碗」,之後盡量不提,像董伯伯那樣以為「不提就代表不存在」,根本不可能自揭瘡疤那麼傻。西方嘛,當然也希望做得好,但始終視之為一場Show,當中難免會有瑕疵,甚至願意用瑕疵來搞笑,也顯得自己的胸懷。

其實中國是否太緊張?把每一件事,都扯上國家的榮辱,若一項大型表演成功與否就代表一個國家的實力,那麼北韓早已是世界第一流強國了!

無論你多麼不喜歡俄羅斯辦冬奧,那就批評其侵犯人權、基建不足、藉機貪污吧,別在這些小枝節上造文章了。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因為史坦 所以我談論史坦


掌管NBA已30年,71歲的史坦終於在2月1日引退,在有些人(特別是王建祥)眼中,史坦是一個「大壞蛋」,不錯,在史坦王朝期間,NBA球星輩出,佐敦、高比拜仁、勒邦占士等都成為球迷追捧的偶像,但成也造星,敗在造星,史坦被指運用影響力改變球證執法,球星常獲球證特別眷顧,幾乎成了碰也碰不得的古董,也製造了不少「冤假錯案」,這方面,薩克拉門托帝王肯定感概良多。此外,在他任內,NBA史無前例地出現兩次罷工,令勞資關係緊張,一些球員認為他是資方剝削球員的罪魁禍首,馬布里甚至指他是一個「卑鄙小人」和「大騙子」。

然而,作為遙遠東方一個小城的球迷,當我們評論史坦功過的時候,有否想過,為甚麼我們會評論他?

且把時鐘撥回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時的NBA可不是這樣的,NBA在美國三大球賽中敬陪末席,被視為濫藥的溫床,即使魔術手莊遜和小鳥布特初露鋒芒,NBA在美國的受歡迎跟今天相比還是差天共地,NBA總決賽甚至沒有電視台直播,今天的香港球迷很難想像,當年香港沒有人買NBA球衣或球鞋、潘克廉或何守信主持的NBA節目掀不起半點波瀾、報章的體育版寧願花大篇幅報道東昇對愉園的聯賽也不肯用寶貴的版面來報道NBA戰果。大家認識的球員來來去去就是莊遜、布特、渣巴、J博士和摩西斯馬龍,五隻手指數得晒,更沒有人有興趣知道誰是 NBA總裁(答案是Larry O'Brien,問維基的)。

但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情況漸漸改觀,NBA化身羅馬帝國,不斷東征西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也不是一人建成,過程中Nike、麥當勞、米高佐敦統統都有功勞(對香港人來說還包括張丕德),但史坦的影響肯定不能抺殺。史坦曾修讀歷史和法律,我不知他的視野和謀略是否源於此,在他的經營下,NBA的發展確實一日千里,他很幸運,甫上場,NBA便迎來4位傳奇巨星--奧拉祖雲、巴克利、史托頓,還有米高佐敦,史坦也充分利用米高佐敦的名氣,令NBA在美國地位得以逐步提升,站穩陣腳後,而史坦開始他的擴張大計,首先他是NBA球星組成Dream Team出戰奧運的幕後推手,此外,他也積極在外地舉辦季前熱身賽甚至常規賽,派球隊出戰猶如世界球會盃的麥當勞盃,又把NBA版圖擴展至加拿大,一切一切,為的就要吸納全世界的球迷,與足球爭一日之長短(他大概已不把棒球和美式足球看在眼內了)。

與此同時,NBA也將目光放在海外球員,昔日NBA盡是美國球員天下,到了90年代,各隊開始力爭海外球員,中國的姚明、澳洲的保格、意大利的巴蘭尼,紛紛成為選秀狀元,德國的奴域斯基更成為07年MVP(其實之前兩奪MVP的拿殊也是加拿大人),伴隨著海外球星地位的提高,海外球迷對NBA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再回看乒乓球的情況,更令人讚嘆史坦目光之遠大。

沒有史坦,可能我根本不會留意NBA,對其戰果漠不關心,當然更不會有閒情逸致去討論NBA總裁的功過,我們談論著他,代表他已成功令我們的目光轉移至NBA,換言之,他已經達成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