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圖片)
老夫子原作者王家禧(筆名王澤)病逝,不少粉絲都深感可惜,但與此同時,也有人重提老夫子涉及炒襲的指控,這些已有不少人談論,筆者在數年前也寫過,不想重覆。只是想在此談談我腦海中的老夫子,那個還未升上神枱的老夫子。
作為成長於七十及八十年代的人,老夫子的確是陪著我成長,以前跟父母星期日去飲茶,他們通常都會買本給我看。老夫子銷量肯定不錯,否則不會長出長有,只是,我那個年代,年紀大一點的(即高小以後),通常不好意思看老夫子,因為會給同學笑幻稚,那時身邊的人,追看的是《龍虎門》、《李小龍》和後期的《中華英雄》,即使想看搞笑的,也寧取《壽星仔》,當然還有日本漫畫,大家用今天的眼光去回看老夫子,或許會高估其受歡迎程度。就如今天大家奉為經典的電視劇《創世紀》或電影《回魂夜》,當年收視率或票房都只是一般,當然,你可以說這些作品經得起時間考驗,因而歷久常新,但有時也可說是過度美化舊事物。
又有人說,老夫子是本土文化的代表,不錯,香港的作品當然代表香港,但老夫子真的有很重的香港味嗎?我在九十年代以後沒再看老夫子,後期作品不便評論,只是記憶之中,七八十年代的老夫子,內容沒有太多本土成分,當中大部分都是Gag來的,而且以畫面為主,文字為輔,那些Gag可說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場景也不覺很有香港特色,也解釋了為甚麼老夫子在其他華人社會也同樣受歡迎。當然,你硬要說老夫子拋蕉皮落地反映當年香港人愛亂拋垃圾,我也很難反駁你的。
除了Gag之外,小部分算是反映現實的故事,主要是兩類型,一是被老細(通常是趙先生作代表)欺壓,一是整蠱飛仔(通常都是顴骨突起、披頭散髮,個人覺得有點像蓮花樂隊成員),猶如新馬仔或張英才電影的情節,連X小姐(通常姓陳)穿着的旗袍,都非常六十年代,但放在七十年代中期已覺格格不入,更遑論八十年代或以後了。
至於搞笑情節,就是為了搞笑而搞笑,就像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笑完了,便沒有了!不像《花生漫畫》或《瑪法達的世界》那樣,讓讀者笑完之後還有點點思考的空間。當然,把老夫子跟《花》比較可能太苛刻,但即使跟八十年代的《契爺及牛仔》相比,老夫子還是欠了一點深度(當然,搞笑漫畫不一定要有深度的)。至於好不好笑,當然不同人有不同感受,我小時候倒真的會笑出聲,但記得有一次,我邊看邊笑,表姐看到後不以為然地說:「好少見有人睇老夫子會笑!」
老夫子最經典的「耐人尋味」和「無題」,早已成為老夫子的標籤,但大家都知道這並非作者刻意炮製的,沒記錯老夫子是每兩星期出版一次的,一本過百個古仔,作者也難免流水作業,有時想不到題便用「無題」吧,有時想不到好笑的Gag,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寫一些天馬行空的遭遇,例如乘坐電梯,打開電梯門去了廁所(我隨便想的),之餘此類,方便快捷,一句「耐人尋味」便搞掂,只是相信作者也估不到這種「貪就手」的創作竟然成為了港人的集體回憶,世事就是如此奇妙。
好了!最後不得不提的,還是老夫子涉及抄襲的指控,我是在八十年代末看《漫畫讀物》才知道此事的,看過馮朋弟的作品,更難不相信老夫子的造型是「抄」自馮的,只是,六十年代的人對版權的看法也今天不同,即使八十年代的《醉拳》和《如來神掌》也被指抄金庸小說;至於橋段方面,我不知有多少抄襲成分,網上流傳那一幅顯然是抄,但正如《監獄風雲》中的「童子軍跳彈床」也不是原創的,我只可以說,那個「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年代,抄襲不如今天般罪大惡極,只是假如王家禧肯承認老夫子造型是受馮朋弟影響,會讓人覺得他更有氣度。
當然,王家禧的畫功真的很好,就像《兒童樂園》的畫師,個個水準極高!戰後的香港就是這樣,高手在民間,一代宗師都只能屈身於唐樓,那的確是個高手雲集的有趣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