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英格蘭青年軍的盛世!然後呢?
請看看以下的戰績:
U17 歐國盃 亞軍(輸十二碼)
U21 歐國盃 四強(輸十二碼)
U20 世界盃 冠軍
U19 歐國盃 冠軍
U17 世界盃 冠軍
這就是今年英格蘭青年軍的戰績(還不計土倫盃),除了恐怖,還有甚麼可以說?當英格蘭在 U21 歐國盃敗於德國之時(是的,又是互射十二碼落敗),還有人說:學吓德國的青訓啦、英格蘭永遠敵不過德國、英格蘭大小國腳射十二碼都不行……之餘此類,但當英格蘭接二連三勝出後,批評者開始轉變策略:唓!贏得青年賽有鬼用咩!小時了了!上到英超先講!
是的,大家對英格蘭就是如此苛刻,青年賽踢得差,又說英格蘭青訓做得不好,如何能培養新血;當青年賽踢得好,又說青訓做得好是不夠的!這也沒有甚麼好說,誰叫大國腳不爭氣?因此,即使青年軍再贏,只要大國腳還是老樣子,英格蘭足球還是抬不起頭的。
英格蘭面對的最大問題正是,在青年隊和國家隊之間,有著一條極大的洪溝,在U21之前,這條路明明是暢通無阻的,但之後卻有一道又一道難關要去攀越,一不小心,便會粉身碎骨!
可悲的是,英格蘭聯賽明明是平均水準最高的聯賽,當巴塞皇家拜仁祖記通常不用擔心踢不到歐聯時,英超六強(早些年還是五強,整整吓又多一隊)要為那四個名額而每周打生打死!正是競爭太激烈了,而球會也實在太有錢,可以向全世界網羅好手,在戰績的壓力面前,球會未必肯給新人機會!
更何況,新人本身也面對很大的競爭,英超球會其實是注重青訓的,英超報名限制是25人,其中需要包含8名本國青訓球員,但這項規定針對的並不限英格蘭本土球員,想想,這些年來,英格蘭為比利時培養了多少名新人?
有數據顯示,參加今年U21歐國賽的23名西班牙球員,聯賽上場時間總計接近4萬分鐘,意大利和德國青年軍的聯賽出場時間也都超過3萬分鐘,而英格蘭青年軍,還不到1萬8千!差距也實在大得驚人!
好了,即使上得了英超,英格蘭球員往往因為其本土身份,獲得與其能力不成比例的薪酬,突然而來的美好「錢」途,再加上英國多姿多采的夜生活,也往往令人迷失。然後,還有競烈激烈賽期密集的賽程,節奏急速而且沒有一場可以輕鬆面對的比賽,令本處於成長期的年輕好手,每周要跟比他健碩比他硬朗的成熟球員接戰,承受很大的壓力,也更容易受傷。過去多年,我們見證過幾多未來希望,禾確特、韋舒亞到近年的張伯倫,總是達不到大家的預期。
這就是英格蘭的困局,聯賽水準高,令年輕好手沒機會在聯賽上陣提升自己,也令自己的成長路上面對更多障礙,好了,即使偶爾有一兩位可以過五關斬六將,一個人是無法帶領大國腳走出低谷的。而不幸地,英格蘭足總怎麼也做不到,只能豈求英超球會做做好心配合,但,英超球隊為錦標為歐聯席位為護級卻可能另有盤算!這就是英超的弔詭之處。
轉念一想,香港年輕一代不是面對同樣的困境嗎?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面對霸著高位不肯的上一代,欠缺實戰經驗新生代,自然被比下去,最慘還要換來「新人唔掂」、「一代不如一代」的譏諷。而我們的政府,連像英格蘭足總那樣培養新人的工作也不肯做,更不像某些地區那樣推出政策來保護自己人,年輕一代別說上位或發揮機會,連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也不大!這情況,就像東邪西毒早在郭靖初露鋒芒時便廢了武功,郭靖還會機會參與華山論劍,還會成為北俠嗎?
所以,《周刊少年Jump》和高橋洋一是騙人的,年輕小將面對重重障礙會不斷突破自己,不斷成表,那只有在漫畫才出現的。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帝一之國》與香港政治
看過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帝一之國》,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意念,是的,這部動漫改編、集合多位小鮮肉的電影,劇情有點誇張,有時刻意販賣萌,而且娛樂性十足,左看右看都是齣不折不扣的商業電影,但與此同時,電影雖以校園為背景,卻不是一般熱血校園片,重點反而落在學校的權力鬥爭之上,甚至可以說,是借學校來談政治。
難得的是,本片並沒有把政治過分地簡單化,電影中的六位主角看似分成兩派,一派以冰室羅蘭為首的(間宮祥太朗飾),贊成保留行之已久的「小圈子」會長選舉制度,並大力資助可以為學校爭光的體育社團,而另一派以森園億人(千葉雄大飾)為首的,則主張資源平均分配,並把學生會會長改由全校學生一人一票選出來!主張精英主義一派和主張民主一派之爭,這種情景,我們香港不是見慣見熟嗎?
電影的權力鬥爭,其實不算很精彩,要鬥辣鬥絕鬥狠,拍馬也追不上大陸那些後宮片或香港的爭產劇。但本片勝在並非非黑即白、忠奸分明的。正常來看,精英主義Vs民主主義,怎樣看前者就是奸後者就是忠(電視劇《選戰》的基調就是這樣),但本片不同,兩個陣營都不是鐵板一塊,或許大鷹彈(竹內涼真飾)是真心支持改革的(還要是或許,這個人其實有點深不可測,難怪男主角都忌他三分),但赤場帝一(菅田將暉飾)決定「棄暗投明」,顯然是押注在有利自己的一方而已,至於應否、能否實行民主化,他根本毫不關心,這種人,在香港的民主派還見得少嗎?對他們來說,爭取民主連手段都不是,只是一個口號,一個幌子,只要發現另一派對自己更有利,如姓馮的,姓湯的,要像帝一那樣轉軚,根本沒有半點猶疑。至於榊原光明(志尊淳飾),從來都是帝一的追隨者,而非民主的支持者,對他來說,帝一簡直就是教主,教主的說話就是真理,毋庸置疑……唔,這很跟強調獨立思考的民主運動,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更不要說森園億人提出改革,可能只是形勢比人強才孤注一擲而已,那更像是角色扮演而非真誠相信這套理念。
至於精英主義一派,電影雖然有點兒醜化,但基本上也沒有一口咬定他們是錯的,淪落前的香港也是實行精英主義的,而且效果還真不錯!只可惜,今天掛著精英主義牌頭的,有哪些地區真的名實相符?我只想到新加坡。至於現在的香港,就像電影所描寫那樣,或許真的有一兩位精英如冰室羅蘭,但精英自絕於人民,於是圍繞身邊的,不是收了錢違心支持他的,就是像東郷菊馬(野村周平飾)這種擦鞋仔加二世祖,所謂精英,原來只是老豆有米而已,這樣的精英主義,根本就是變相的世襲制加寡頭壟斷而已,一點兒也不精英。看著電影中東鄉菊馬連小學雞招數都出埋,很難不聯想到某些人。
一齣日本電影,竟然折射出香港政治的困局,令人愈看愈覺可悲,而更可悲的,是站在台前的人物,連一個小鮮肉也沒有,反而更多是心醜人更醜,唔打得之餘,連睇都唔得,香港人真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