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足球與棒球 兩個只能活一個

除了反核示威外,近期全台灣最熱門的話題,就是中華台北在世界棒球經典賽的表現,該隊不但首度躋身八強,而且在第二輪首戰只差一個好球便可擊敗日本,最終雖被淘汰,但中華台北球員奮戰的精神,已感染了不少台灣人。

然而,這件台灣大事,在香港卻泛不起半點漣漪,雖然香港人近年對台灣好感度大增,但大家關心的,往往只是旅遊、歌影視等範疇,一涉及棒球,香港人立刻敬而遠之。
這也怪不了香港人,只要我們打開體育的地圖,便會發現一個現象,足球和籃球可以並存(例如巴西、阿根廷、意大利)、足球和排球可以並存(例如巴西、俄羅斯、意大利)、足球和板球可以並存(例如英格蘭)、足球和欖球可以並存(例如英格蘭、法國),但唯獨足球與棒球,命格相沖,足球強國在棒球界別多屬弱者,反之亦然。因此,歐洲、非洲及西亞的足球隊,履歷寫滿幾張紙,但在棒球界卻交了白券;美國視足球為康樂活動多於競賽,卻把棒球視作國家的象徵;在南美洲,足球巨人巴西、阿根廷都是棒球侏儒,足球弱者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卻是棒球超人;中美洲在世界足球沒甚地位可言,但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波多黎各、巴拿馬……都是令棒球迷肅然起敬的名字;還有還有,東亞的日韓台,棒球地位可圈可點(日本還是頭兩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的盟主),在足球場上,唯一可稱霸世界的,只有一個戴志偉……
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
足球和棒球,有著明顯的差異,棒球的商業味道較濃,一切以賺錢為目的,為了吸引觀眾,棒球賽每一局每一棒次都是對決,都有得分機會,可說是劇力萬鈞,極盡官能刺激,猶如80年代的港產動作片。而足球則較具社會性,以社會參與為最大目的,重視過程多於結果,當年為了令比賽一氣呵成,為了令參賽者得以盡情發揮,因而訂立的45分鐘沒間斷比賽時間,到了現代卻成為電視台最頭痛的問題。足球比賽,可能整場沒幾次攻門,也可能精彩場面突然出現,沒有半點預兆,看足球,要有耐性,但勝在結局往往出人意表。
美國奉行自由資本主義,而歐洲則有社會民主主義的傾向,足棒的不同發展,正與兩地的社會文化發展吻合。美國棒球獨立於政府之外,任何人只要有錢有魄力,都可以創立球隊,甚至自行組織聯賽,球隊稱為Franchises,便滿有銅臭味;而足球則有個高高在上的足球總會(FA),管理着幾乎所有與足球有關的事務,包括聯賽的組織、規則和經營(難怪人人都爭著做足總主席),而轄下的球會(或體育會),亦與社會關係較深。
再看看今日英格蘭球會的分布,都集中於工業革命時期的工業城市曼徹斯特、利物浦、謝菲爾德、伯明翰、格拉斯哥、加迪夫城等。至於倫敦,雖然不算工業城市,但當中不少球隊也跟工業革命有關:車路士是倫敦南部的工人球會,至於阿仙奴,單看名稱已知跟「兵工廠」有關。足球在英國是工人階級的娛樂,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而得以普及的,工人重視團隊精神,反對個人主義的特點,亦反映在足球之上,全隊11名球員,角色或有輕重,但各有職責。足球講究合作,講求團隊精神,單憑一己之力,極難贏球,馬勒當拿或美斯一個扭幾個的場面,在球場上畢竟是少數。
棒球則不同,球隊以大城市(意味著大市場)為中心,棒球(籃球和美式足球也一樣)在美國是娛樂事業,本質上跟百老匯歌劇或荷里活電影沒有分別,既是娛樂,自然有主角配角之分,何況在這個充滿拓荒精神的國家,更歌頌英雄,也更重視個人的榮辱,棒球場上同時有1013名球員(9名防守球員,1名擊球員,壘上最多有3人),但大家的焦點,永遠集中在投手與擊球手身上。大家看投手與擊球手的對決場面,不是有點像西部牛仔決鬥,或日本的武士比劍嗎?難怪美國人和日本人(還有受美日影響的地區)都視棒球為國球。
既然是娛樂,既重視英雄,因此棒球非常重視數據,每位球員的攻守數字,皆極度詳盡,各人之優劣,一目了然。至於足球賽,永遠重視過程多次數據,而且既然重視參與,足球規則以簡單為尚,除了越位之外,基本上其他規則都非常易明。反觀棒球,規則之複雜,連棒球痴有時也會搞錯。
學毛主席話齋: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同的球賽選擇,明顯反映社會出不同的好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