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也談談邵氏和邵逸夫
邵逸夫離世數天,看過無數文化人如陶傑、胡恩威、沈旭暉、沈西城的評論,無論同意如否,只覺邵逸夫的確是一個富爭論性的人物,不能簡單地褒或貶,我不是專家,只是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而已。
首先,邵逸夫毫無疑問是一位大慈善家,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反對,但本文只想談論邵逸夫在文化方面的影響,慈善此一範疇,就按下不表了。
誠然,我不認同沈西城所言,「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香港電影幾乎全是邵氏天下」,大概到七十年代中,嘉禾的興起已取代邵氏的地位了,更何況六十年代還有粵語片,還有左派電影公司。但邵氏肯定是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香港一家影響力很大的電影公司,也可說是當時香港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帶領香港電影走向海外的華人市場,而後來的TVB,更堪稱是香港的大眾傳播媒界的「霸權」。
邵逸夫對香港電影和電視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把片廠制的高效率卻流水作業的系統帶入香港,於是,香港電影一度成為「東方荷里活」,香港電視節目風靡華人社區,更培育出不少影視人才,邵逸夫在這方面的確功德無量,而他顯然也得到員工的愛戴。但他也令香港的電影和電視業「工廠化」,在此,工廠並沒有貶意,一些認真的工業製品,一樣值得人們敬重,但工業產品就是工業產品,它沒有個性,也沒有個人風格,一個碗放上一千年會變成文物,但它卻永遠都不會變成藝術品,邵氏電影,還有八十年代後的TVB劇集,大概就是這樣,偶爾會出現一些傑作,而且隨著時間流逝,成為不少人的回憶,但真真正正藝術成就足以流傳後世的,其實少之又少。
然而後來方氏領導下的邵氏和TVB,不但是工廠,更予人「血汗工廠」的感覺,出品水準也更形低落,但這又不能把責任全推到邵逸夫身上了。
我遲出世,錯過了邵氏最鼎盛的時期,小時候家父帶我去看《七面人》和《神打》,已覺得這些電影有股陳舊味,總覺落後於時代,到了八十年代,邵氏已是一間不多產的電影,除了王晶的作品外,其他電影也吸引不了多少人進場,至於早期的邵氏電影,由於一直沒影碟推出,翻看機會不多,聽長輩回憶,感覺是佳作紛呈,但近年邵氏終於讓旗下電影重見天日,在影碟舖逐隻細看,才發現真正經典的並不多,大多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例如武打片,《大醉俠》和《獨臂刀》今天重看,前者前後風格不統一,後者頗粗糙,都難以跟《龍門客棧》或《俠女》相提並論,至於後期桂治洪、呂奇等人的作品,除非以Cult片眼光觀之,否則很難稱之為佳作。
至於邵氏及後來 TVB愛以本傷人,用合約縛著藝員歌星,精打細算地壓縮成本,引入電影配音制度等等,種種「破壞」是巨大的。但邵氏一度獨霸影壇,TVB近年幾近壟斷,令本港影和電視口味單一化,這或許是時勢使然,或多或少也是政府一手造成的,佳視莫名其妙地要在黃金時間播出教育節目、默許不合理的「歌星合約」等,政府都有不可推缷的責任,至於政府收回嘉禾鑽石山片廠,將軍澳片廠卻讓一眾電影公司競投,最終不拍電影的邵氏竟然擊敗當時產量還算多的嘉禾,以致鄒文懷心灰意冷下賣盤,簡接令香港電影業退步,這都不能怪邵逸夫,怪只能怪我們那個不斷說要鼓勵創意工業的政府,不過邵逸夫能讓政府縱容他的「霸權」,也可看得出他的政治手腕,正如胡恩威所言:「無論做對做錯做好事壞事;邵先生永遠都是勝利者。」邵逸夫贏了,或許輸了的只是香港而已。
補記一:一邊寫邵逸夫,不知何解,便想起亨利福特,同樣在提高效率上作出革命,同樣得到員工愛戴,但同樣受時代的局限。
補記二:邵逸夫逝世那天,《城市故事》的「蘇忠」也離世了,而他正是那個「逃離」工廠自找天地的人,世事就是如此巧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說得好及準。
回覆刪除謝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