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為甚麼香港運動員奧運成績總是「不似預期」?

奧運正式展開,香港運動員亦陸續出賽。每屆奧運,都有不少香港運動員背負著大家的支持和希望出征,但結果成績又大多是令人「失望」,而且希望愈大失望也愈大!反觀美國或中國運動員,表現卻往往合乎預期,較少出現這種「失準」的情況。

是因為香港運動員抗壓能力較低嗎?我不敢說,但近年體院及港協引入心理輔導協助運動員,應該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況有幫助吧,但為何表現還是不似預期呢?

個人認為,他們並沒有「失準」,只是我們對他們寄以不切實際的「希望」而已!正如今屆,某位運動員在世界排名前列、或在某項世界賽拿過獎牌,便被視為「獎牌希望」,大佬!與他水準接近的運動員,可能沒有十個也有五六個,要壓倒其他對手拿獎,你估咁容易?有些更離譜,連拿過亞運或亞錦賽獎牌,都被視為「獎牌希望」,完全無視亞洲與世界水平可以相差多遠!換言之,其實該運動員要發揮超水準才可拿到獎牌,但天天被傳媒指為「獎牌希望」,這種「希望」,其實是「奢望」。

記得李慧詩8年前拿銅牌,當時她還未成為「牛下女車神」,也未成為傳媒焦點,賽前也沒有狂煲她是「獎牌希望」,在沒有壓力下,才能奪獎而回。但接著一屆,當全港人的希望都落在她身上時,她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大家又有沒有理會過呢?

這種情況,在美國、中國、俄羅斯或澳洲身上不會那麼普遍,因為這些國家的「金牌希望」(而不是獎牌希望)太多了,一兩位選手失準也沒有關係,對國家的獎牌榜排名影響極輕微,但香港不同,只有一兩位勉強有機會拿獎牌的運動員,全港人的希望落在自己身上,那種「不要讓香港人失望」的想法只要在腦中出現,往往便成為心魔,揮之不去。

江旻憓在重劍項目只入八強,其實跟她的世界排名(第七)是相近的,她沒有對不起自己,更沒有對不起香港人。

好了,現在香港又把「希望」寄託在「石仔」身上,一個網媒更大字標題,指有專家認為「石仔有機會拿金牌」,機會梗係有!我都有機會贏六合彩啦!我求神拜佛「石仔」沒看到這篇報道,否則恐怕又成為另一道壓力了。

最後,我還要一提,前排有人在鏡頭前說「我聽說今屆有好多位選手都有機會拿獎牌」,然後又說「我不是要給壓力這些運動員」,頂!你講了前一句,已經形成壓力啦!

所以,不要再說甚麼「獎牌希望」了,讓他們好好發揮,好好享受奧運會吧!拿了獎牌自然是好事,但不要強求,但不要奢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