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國際賽「雞肋化」

生果報專欄說:「(柏天尼)坦言懼怕國際足球失去聲譽,上周六13場歐外便出現3場窿對窿,4場只入1球的比賽,太不像樣。當中有多少人留力,多少是畀面派對自有公論。」
方向報專欄說:「作為全球最高榮譽既賽事,只係靠兩場波定生死,會唔會兒戲咗啲?……好似香港呢啲高不成,低不就既球隊,就成為被遺棄既一群,隨時踢完兩場就畢業……你唔畀機會弱隊踢多啲比賽,又點提升佢哋水準呢?」
現今國際賽慘成雞肋的問題,其實源於國際賽的兩極化,一是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及洲級別賽事,一是沒有任何壓力可言的友誼賽、熱身賽,由於奧運亞運特殊的參賽限制,不算正式國際賽,除了部分地方如東亞有小規模的地方賽事,基本上是沒有中間落墨的賽事,一是非常重要,幾近一場也不能輸的賽事,一是非常不重要,勝敗也沒關係的賽事。
但要增加具錦標性賽事也不容易,對於強隊來說(多數是歐洲國家),由於大多能躋身決賽周,每兩年一次大賽,由外圍賽到決賽周往往要激戰十多場,已嫌太多了。而且球會也不容許國際賽再「霸」多一個月來舉行大型賽事。但對弱隊來說,可能要四年才打幾場這種賽事,根本不可能累積經驗。
何況,每兩年才有一項大賽(假如非歐洲國家,更是四年一項),令冠軍變得太罕有了,大部分球隊都年年遇上挫折,正如本港某政黨領導所說:「只有辱,沒有榮」,全沒滿足感可言,更令球員視國際賽為畏途,倒不如專注於一年有好幾個錦標可爭的球會賽事好了。
不想增加大賽,但又想改善國際賽「雞肋化」的情況,其實可向NCAA借鏡,NCAA的常規賽,主要分兩部分,包括校盟之間的賽事,及非校盟賽事,全部計算積分,但校盟賽事卻明顯重要得多,因為能奪得校盟冠軍,已是一件小成就,球員也算有交待,一年只得一隊成為NCAA總冠軍,但卻有多隊可成為不同的校盟冠軍,也令實力不足以爭奪NCAA冠軍的球隊保持鬥心。
國家隊若要組成「小型聯盟」,當然要考慮地理因素,但也要考慮歷史背景,例如多支大不列巔球隊,可組成「British League」,規定兩年來要對戰聯盟內球隊若干場,最後計算兩年內的成績,最高分兩隊爭奪錦標,如是者,蘇格蘭等連世界盃決賽周也未必有資格參與的球隊,至少有機每兩年爭一次「英國冠軍」,也是不錯的安慰獎,鬥志也絕不成問題。這個聯盟甚至可以擴大至加拿大、澳紐及南非,相信也有一定吸引力。
此外,一支國家隊可以加入多於一個聯盟,葡國可以跟意法西可組成「拉丁聯盟」,也可以跟巴西、安哥拉、佛得角等組成「葡語聯盟」。此外,其他國家也可以組成「東歐聯盟」、「北歐聯盟」、「高加索聯盟」、「巴爾幹聯盟」,相信都可令賽事變得更有意義。至於弱隊,例如歐洲一眾小國如馬爾他、塞浦路斯、聖馬力諾、法羅群島等隊,也可自組聯盟,好當個山寨王。而且賽期也是用上現今國際賽的賽期,不用再騰出一個月的寶貴時間,各國應該更容易遷就。
當然,有時某些國家想為大賽作準備,約戰與同組對手踢法接近的球隊,又或是因宣傳、推廣、搵錢甚至度假等原因,所以也容許一年某些賽事是出戰非本身聯盟的球隊,只要規定這些賽事的成績,只能影響世界排名,卻不影響聯盟的排名,應可做到兩邊討好的效果。
至於香港,也可以撇開中日韓朝等勁旅,與澳門、中華台北或東南亞甚至大洋洲地區合組聯盟,也分分鐘過過捧盃癮,總勝過在東亞盃當炮灰。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