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中國足籃的啟示

繼男足以15大敗於泰國後,中國男籃又以大比數被多年來的手下敗將中華台北淘汰出局,亞錦賽四強不入,叫中國體育界震驚不已!


兩大球的衰落,其實也是中國社會經濟的寫照。足籃是中國眾多體育項目之中,職業化程度最高的兩個項目,而且近年頗有財大氣粗的趨勢,多支CBA球隊紛紛網羅NBA球星加盟,而廣州恒大等職業足球隊也有把日韓球會比下去之勢,然而,中國職業球賽市場,也正是中國市場的反映。



中國市場大,十多億人口已比整個歐洲或東南亞還要多,加上政府刻意地偏幫自己人,有意無意地對外來者設限,形成了一個畸型市場,我們見到,GoogleFacebookYouTube等風靡全球的網站,在中國硬是不敵其「A貨」,人家千辛萬苦的創作,中國企業一聲「唔該」也沒有便借來用,反過來壓倒原創者,你說誰願花金錢時間開拓新產品?於是,這類A貨科技產品,往往一離開中國市場的保護傘,即時見真章。同樣道理,中國的盔甲片,因為政府的保護政策,即使口碑極差,一樣輕易過億元;又例如中國的三亞,跟東南亞相比,無論服務水準、配套設施都差得多,但單靠數之不盡的中國遊客,已足以成為「著名旅遊區」了。


中國職業球賽也一樣,受惠於龐大的市場,以及企業不計成本的付出,中國足球和籃球員的收入不成比例地上升,與球技亦未必成正比,在這種不健康市場下成表,中國球星欠缺競爭之心,因為不用付出太多,已可以取得不俗的收入,而且池中無魚之下,更會助長「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以為自己得以在中國稱霸,便真的是球星,要到面對外國球隊時,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可惜為時已晚了。


此外,慘敗的足球和籃球國家隊,都由外國教練帶隊,文化差異顯然也是一大問題,然而,全世界不少國家都聘請外國教練,當中不少都取得佳績,單單以文化不同作藉口,顯然並不足夠。這令我想起近年流行的說法,這個世界有兩種邏輯,邏輯和中國邏輯,這正是中國可悲之處,中國不但未能與國際接軌,而且恃著中國愈來愈強大的政經影響力,開始要求國際適應中國,而不是由中國適應國際,更何況,那些中國球星背後有不少靠山(球會、贊助商、體委等),外國教練根本很難壓得住場面,也不可能改變中國球員,反而是自己去討好中國球員,才有機會留下來。


若中國不願意作出改變,長此下去,無論足球、籃球,以至經濟文化各範疇,中國永遠只能當山寨王,雖然這個山寨很大,也足夠「食過世」,但永遠守在自己的地頭,是不可能看到世界有多大的。

(原文刊於評台:http://www.pentoy.hk/%e9%ab%94%e8%82%b2%e8%a9%95%e8%ab%96/%e7%b1%83%e7%90%83%e8%a9%95%e8%ab%96/mpforum2013/2013/08/13/%e9%ab%98%e7%ab%8b%ef%bc%9a%e4%b8%ad%e5%9c%8b%e8%b6%b3%e7%b1%83%e7%9a%84%e5%95%9f%e7%a4%b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